2021/9/18開始,這是我花19天徒步西半部的收穫,當時是以「基本必備、走路必備、住宿必備、突發必備」分類項目,進行行李打包。
首先,陪伴我上山下海的是德國戶外背包的品牌Deuter-登山健行包,
個人覺得非常方便,不論上層、前方、左右兩側都可以收納,也有加厚的腰臀帶。考量這次的徒步計畫長達半個月,所以較重視好背、好收納的包包。
↑謝謝Deuter的陪伴。
有些徒友避免身上承受過重的重量,會帶拉托式菜籃,不過我覺得光一個包包就已經好累,所以沒有特別多帶額外的行李。
大家可以參考以下圖表,行李負重不要超過自己體重的20-25%喲~
↑轉自atunas官網。
以下是這次的行李開箱圖,
下圖有登山杖、帽子、水壺、行動充、防曬、雨衣、口罩、痠痛貼布、乳液、牙膏牙刷、洗髮沐浴潤髮⋯⋯等。如果要選出「帶了卻沒有使用到的東西」,應該是小護士、OK蹦、止痛藥、洗衣粉,前三樣沒有使用到應該是慶幸啦XD,洗衣粉則是背包旅社都有。至於「備用卻出乎意料超好用」有:防蚊液、髮帶、指甲剪、拖鞋、退熱貼,還有大黑馬—痠痛貼布!幾乎天天使用啊...。以下就來仔細說明~
↑行李一覽。
對於旅行經驗較豐富的朋友來說,可能在準備行李上比較能夠依照過往經驗,評估到氣候、環境等因素準備。若是比較沒有經驗的朋友,可以掌握以下原則。
A.衣服以透氣、易乾為主。如果是寒冷的季節可多帶發熱衣與外套,洋蔥式穿法最保險。另外一定要有外套!就算是熱的天氣,也一定要帶一件薄外套,因為晚上睡覺時、搭乘公共交通時,都派得上用場。
B.盡量長褲或Lagging,我這次帶了兩件短褲,有點失策,第一天大腿就被太陽曬痛到紅腫。
C.小醫藥袋要準備,內容不用多,但求基本。像我這次退熱貼本來只帶2片,後來發現在氣溫高達32度以上,每天步行6-7小時真的會頭殼發燙,退熱貼是貼心好幫手。後續抵達其他城市時,有在藥局補貨。
其他行李,徒友們再參考以下清單,評估要帶的內容^^加油!
↑退熱貼幫手。
↑曬傷+紅腫。(抱歉好像有點可怕....)
↑因為穿短褲的關係,所以曬到紅腫。(有補防曬還是一樣)
↑Lagging+薄外套+帽子+不怕下雨鞋(護趾涼鞋)。
↑徒步環島時間是9-10月,所以只有攜帶輕薄的衣物,唯一棉質的只有睡衣,其他都是快乾系列。
↑一袋一袋分類,好找、也很方便。
以下開始說明行李的分配
1.基本必備 | 2.走路必備 | 3.住宿必備 | 4.突發必備 |
眼鏡 | 登山杖 | 睡衣 | 雨衣 |
隱形眼鏡 | 防曬 | *毛巾 | 雨傘 |
墨鏡 | *防蚊液 | *髒袋子 | *夾腳拖 |
錢 | 帽子 | 洗衣粉 | *酸痛貼片 |
雙證件 | *束髮帶 | *衣架2-3個 | 止痛藥/退熱貼 |
*訂房信用卡 | *頭燈 | 衣夾子 | 小護士 |
手機 | 口罩 | 紀錄本/筆 | OK蹦 |
*手機背帶 | 酒精 | 梳子 | 衛生棉 |
旅行袋SML | 水壺 | 沐浴乳 | 防水包袋 |
衣服 | 洗髮乳 | 手機防水 | |
褲子 | 潤髮乳 | *基本化妝品 | |
襪子 | 護髮乳 | *小香 | |
外套 | 洗面乳 | ||
貼身衣物 | 乳液 | ||
衛生紙 | 面膜 | ||
濕紙巾 | *筆電 | ||
女性濕紙巾 | |||
自拍棒 | |||
行動充/線 | |||
手錶 |
#1.基本必備
徒友們可以先以自己平常旅行或出遊時,可能會攜帶到的東西為出發點思考,最後再進行取捨。
以上圖表打上星星*特別說明:
訂房信用卡-刷退或訂房上有問題時,都需要知道當初刷卡的信用卡號,如果環島中繼站還有規劃外島,機票的處理也需要當初訂位的信用卡。這是在旅行上的經驗,去年在金門換宿時,因為延後回程要刷退機票,沒想到我帶的不是當初訂位的那張信用卡,前後與航空公司、銀行來回溝通了許久,最後還是請家人幫忙拍照卡號回傳給我才得以解決。
手機背帶-徒友邊走要邊看路線、公里數、確認抵達時間,除了一定要有行動電充外,背帶也是很重要的!就像一張隨拿隨放的地圖一樣,輕鬆指引道路。
手機殼的部分我是買鏡面殼,想說偶爾照鏡子或照身後有沒有人跟蹤時都很方便。(謹慎的A型無誤...)
↑手機背帶,看導航很方便
↑自拍棒,拍照不求人。但偶爾也有路人⋯⋯
#2.走路必備
走路的部分可以想像自己在白天行走、夜晚行走時的差別與需求。
以上圖表打上星星*特別說明:
防蚊液-當初只是備用,沒想到走路時真的會滿常用到的,有些環島路線太久沒人走,雜草與各種昆蟲多多,有噴有差。另外如果剛好住在比較簡易的背包旅社,防蚊液也是救星啊!
束髮帶-意料之外的物品!因為徒步的月份太熱了,如果只有戴帽子,汗水還是會“差差滴”,最後汗水與髮絲緊貼著脖子與額頭,真的超不舒服!多虧有束髮帶(有點類似髮箍概念)
頭燈-當時台中~彰化路段,因為走到太陽下山都還沒抵達,經過彰化鹿港時,部分路段很暗,所以立馬把頭燈拿出來別在手腕上,當然開手機的手電筒也可以喲,只是我當時有考量如果剛好手機沒電,又迷路在山上吧啦吧啦吧啦(謹慎的個性再度出現...),所以才又多帶了一個頭燈。
↑手臂袖套只有一天有使用,其他天都被我放在行李底層XD
#3.住宿必備
許多背包旅社盥洗物品都很齊全,但個人習慣的潤髮乳或乳液還是記得要帶。
以上圖表打上星星*特別說明:
毛巾、衣架-多數的背包旅店是沒有提供以上兩樣物品的,如果有,也幾乎需要付費使用,所以建議徒友可以自行攜帶。加上徒步旅程長達半個月以上,衣服無法常常換洗,如果有衣架可以暫時掛起衣物,透過涼風吹乾來替換穿著,比較方便。毛巾的部分不論擦乾頭髮或墊在枕頭上都滿適合的(加上是自己熟悉的東西,睡覺時比較有歸屬感XD)
髒袋子-避免塑膠袋(整理起來很大聲),我是使用旅行壓縮袋,或是先前旅行留下來的飯店洗衣袋。
筆電-考量了許久還是帶了筆電,主要不是剪輯或紀錄,比較多是一些公務的會議。建議徒友們,行李當然是越輕越好啦!
↑衣架與髒衣袋。
#4.突發必備
「多多準備,讓危機成為轉機,想得到的狀況都思考一遍。」
以上圖表打上星星*特別說明:
夾腳拖-臨時下雨時、住宿時都非常方便喔!
痠痛貼片-我幾乎每天都使用酸痛貼片!大腿、小腿、腳底、腰、肩膀⋯⋯,不知道是不是我的行程規劃太緊繃(一天15-30K)
其他-基本的化妝品或是小香水就看個人要不要帶,我剛好其中一天有安排去奇美博物館,所以有噴基本的禮貌香水XD
↑剛好有遇到兩天的下雨,雨衣有使用到。
↑先學起來,必要時的SOS緊急服務!出門在外,你就是自己的保鑣。
以上,是關於行李清單的分享,希望對徒友們有幫助。
記得,走累了,就休息一下吧!
回想起旅途中,讓我最有力量的,就是「萬物」
認真感受山脈、雲彩、涼風、陽光,感受到自己的渺小;
再看看各地區的人生活方式,更體會彼此誕生的祝福。
祝福你也能有如此的豐盛收穫!